本报记者马常宏 本报通讯员吴卫文 本报记者佟一博 /摄
图一为清扫全断面清筛机输送带尘土。
图二为安装锚杆。
图三为在南昆线下塘2号隧道口安装运料滑道支架。
图四为绑扎框架梁钢筋。
图五为搬运片石,堆砌挡墙支礅。
图六为在现场浇筑框架梁混凝土。
图七为拧紧大机捣固装置。
图八为调试空压机。
图九为排查大机捣固装置故障。
图十为在黔桂线进行夜间大机捣固作业。
图十一为监控道岔捣固车夜间作业情况。
图十二为输入大机施工数据。
图十三为在工棚内整理铺盖。
图十四为工程师在大型养路机械模拟操作平台做指导。
图十五为在宿营餐车上排队打饭。
7月21日7时20分,在地处半山腰上的南昆线248公里650米处的路堑坍塌病害整治工地,柳州工务机械段桥隧路基车间副主任吕光木和50多名职工迎着骄阳,准备出工。
在线路旁边临时搭建的工棚里,待职工们匆匆吃过早餐后,吕光木召集大家布置当天的工作任务。随后,大家穿上防护服,戴好安全帽,扛着施工机具迅速进入作业点,对病害边坡进行砌片、打锚、绑扎框架梁钢筋等施工。
“趁着天气晴好,我们要早出晚归,加快防洪整治工程施工进度,力争用一个月时间,啃下这块硬骨头,消除防洪隐患。”吕光木说。
作为既沿边又沿海的铁路局,南宁铁路局5000多公里线路大多穿山越岭或依河而行。这里每年汛期长达7个多月,暴雨、台风等频发,极易引起危岩落石、山体滑坡、路堑坍塌等地质灾害,防洪任务艰巨。
作为南宁局唯一一家大型养路机械配置维修单位,柳州工务机械段配备了钢轨打磨车、线路捣固车、换轨车、稳定车、全断面清筛机等11种车型、98台大型养路机械,担负着全局线路大修、路基病害整治、防洪工程抢修等施工重任。
线路大修施工的特点,决定了全段800多名大修职工的生活特性:长年在外,与家人聚少离多。操作大型机械进行线路养护作业的大修人,长年居住在由淘汰客车改造而成的宿营车里。而大多数防洪抢修工程地理位置偏僻,大修职工只能在野外搭建临时工棚,一住便是两三个月。流动的宿营车和工棚,成为大修人的 “家”。面对艰苦的工作生活环境、单调而枯燥的业余生活,大修职工无怨无悔,他们与大山为伴、与星星为友。
“虽然大修人操作着世界先进的机械设备,却长年 ‘流浪’在外。”吕光木说,近年来南宁局对宿营车进行更新改造,最大限度改善了职工的生活环境,大修工作苦并快乐着。
这些鲜为人知的线路大修人远离繁华的城市,告别家人,担负安全重任,于孤独中一丝不苟地执行作业标准,为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畅通默默奉献。
免责声明:本网站所刊载信息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、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