■本报 傅世忠 安 林 本报 任卫云
额(济纳)哈(密)铁路是一条穿越“生命禁区”的铁路,全线95%穿越荒漠戈壁,500多公里线路处于无人区,无水、无公路、无通信讯号。该铁路沿线地区年降水量只有60毫米,蒸发量却是3000毫米 ,一年有260多天是5级以上的大风天,冬季气温最低达零下40多摄氏度,夏季室外温度最高达50多摄氏度。
深秋时节,一行再次探访了这条铁路沿线。因为没有公路,走的是施工便道,644公里的线路至少需要两天才能草草走完。为了保障安全,每次采访至少需要两辆越野车相伴而行。
川地托站,是从额济纳站出来向西的第一站,也是额哈线上最忙的一个五等小站,最忙时一天接发15对列车。10月18日晚饭后,职工们早早地就在站台上等着每周来一趟的生活补给车。呼和浩特铁路局恒诺房建生活段负责的这列补给车,由客车、水罐车、棚车、发电车组成,车上装满了生活用水及米面蔬菜等生活物资。川地托站26岁的副站长王景宇告诉:“这不仅是一趟补给车,而且是我们沿线职工进出的唯一交通工具。”第二天一大早,线路就开始封锁施工,职工排查完线路后,把线路两侧的道砟码放成一条直线。23岁的线路工李鸿剑边整理道砟边说:“天气再恶劣,对待线路质量也不能有丝毫疏忽。”
穿过风雷山就进入了黑鹰山,乌黑的地面就像被火烤过一样。到达黑鹰山站时值中午,西北风刮得脸上阵阵刺痛。27岁的黑鹰山站副站长左文翔见到一行,一边握手一边兴奋地说:“见到你们真开心!我们这儿白天看黑鹰,晚上数星星。平时,我们见到最多的就是天上飞的老鹰,个头极大。”站台上,见到了28岁的线路工仝晓磊,由于工作原因,他没能赶上生活补给车返回额济纳,而下一趟补给车一周后才能来。沿线职工一个班一上就是40天,吃住都在工区,平时只能与茫茫的黑戈壁和风沙为伴。
从黑鹰山站出来,接近小红井站时,远远望去,铁路职工在对线路进行工电联检,黑漆漆的大地上,几名身着对比服的职工格外显眼。30岁的电务工长霍丁会介绍说:“这一趟工电联检下来,至少3个小时。这里的风沙大,我们必须增加检修排查频次,才能确保线路安全畅通、万无一失。”
一行继续前进,到达马鬃山站已是入夜时分。由于前一晚的9级大风吹坏了变压器,车站职工一大早就赶往70多公里外的马鬃山镇抢修设备,这会儿才刚刚返回车站吃口饭。马鬃山镇是离马鬃山站最近的小镇,但从车站到小镇没有公路,只有一条山洪冲开的山路,崎岖不平。
马鬃山站也是额哈线上唯一的三等站,职工相对较多,生活用水供应是最大的难题,生活补给车运进来的水,有时候等不到下一趟车来就用光了。职工为了节水,把洗完脸的水攒起来,用来洗衣服或是拖地。看到职工惜水如命,一行在马鬃山站住的一晚,也没有舍得用水洗脸漱口。
在马鬃山站,见到了这条线路上唯一一名女职工、额济纳维管段马鬃山综合车间副主任成增超的爱人高国英。身为母亲的高国英说:“最苦的不是环境的苦、生活的苦,而是对家人挂念的苦。连续工作40天后回到家,4岁的儿子见着我都有些生疏了。”由于沿线手机信号不太好,职工和家人打电话也成了一种奢望。
次日,天刚蒙蒙亮,一行就被寂静大漠中传来的阵阵唢呐声唤醒。站区负责人告诉,这早已是线路工吕伟伟的习惯了……从悠悠的曲声中,大家听到了藏在他心底对家人的思念。
一行继续沿着颠簸的施工便道,向哈密方向挺进。茫茫黑戈壁上,充满寓意的一个个站名,孤寂地点缀在这条穿越“生命禁区”的铁道线上:天草、千条沟、咸味井、黑山梁、明水、梧桐水……这些小站大都只有两名职工。由于采访时间比较紧张,一些小站没能走进,每次路过总觉得有双孤寂的眼睛遥望着身后卷起的车尘。
负责额哈铁路监管工作的是呼和浩特局临策铁路有限责任公司,他们定期安排专人对这条线路进行安全检查。这次一起到一线检查安全工作的是该公司党工委书记王永林。他感慨地对说:“环境的苦、孤寂的苦、生活的苦、与外界隔绝的苦……没有走进额哈线的人很难体会,能在这条线待下去,就是好样的,也许这就是额哈精神,就是新时期铁路精神吧1
这不仅是一条穿越“生命禁区”的铁道线,而且是西北连接华北的第二条出疆大通道。这条较兰新通道缩短400多公里的大通道,从2015年12月1日开通运营至今,货物通过量已超过186万吨,且在继续攀升中。
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本报安林摄
免责声明:本网站所刊载信息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、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。